成果推广

成果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推广

从2015年获批“校中厂”教学模式建设项目以来:

1.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卓有成效

“校中厂”办学模式下,专业高质量完成相关教学任务,学生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学生作品被企业采纳18个、学生自创公司6家,获学科竞赛奖项区级以上共206项,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区级以上共30项等

2.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学生评价好,专业学生认为“校中厂”办学模式较大提高实践认知能力、设计能力,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等。

社会评价高,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提供的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数据报告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职业素养高、专业功底扎实、责任感高,有很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专业招生第一志愿率逐年攀升,本科生初次就业率由70%上升至83.92%(疫情影响),专业对口率由40%上升至71.4%。有力说明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精准对接岗位,符合企业需求。(图4)

专业获自治区一流专业、自治区一流课程2门、区级以上教改项目20项、出版教材13部、发表教改论文32篇、区级以上教学奖励54项、国家专利12个,实现教育与产业、课堂与实践、理论与技能深度融通,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有效对接,专业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图4 就业情况

3.成功打造“产学研训创”产教融合新平台

以服饰为方向,先后建立宝石设计与检测教学实验中心、艺术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3个省级教学平台。拥有宝石文化博物馆等3个教育教学与实践展示平台。邀请专家举办讲座25场次,涵盖3000多名学生;公开举办课程成果展30多场次。

4.青年教师培养初见成效

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实践80人次,在生产实践中开展教育研究工作,获区级以上教改项目13项、教材12部、教改论文23篇、国家专利10个、教学奖励54项。

5.成果推广辐射广泛

本成果已成为兄弟院校艺术类专业实践教学与改革的示范。在我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引领下,桂林理工大学等18所学校相继启动了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先后接待了云南工商学院、广州市雅士达服装科技有限公司等50多家高校、企业前来考察交流,形成了广泛影响力。2016年广西卫视、2020年梧州日报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教学成果还应邀在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高等院校服装史教学与学术论坛等多个专业会议介绍成果交流,引起了国内同行高度重视,推动了兄弟院校积极开展艺术类专业“校中厂”办学模式教学改革,产生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